像忠勇伯府,毕竟是武将之家,这食不语的规矩有是有,却不会执行得很严格,偶尔发生大事,一家子用饭时也会拿出来说一嘴——就像去年发生赏灯节惨案那事的时候;老人和小孩手脚不如成年人灵便,时而瓷碗磕碰也是有的。再有老侯爷赵祈,童年时期赵家还没发家,便是在关中成长的,因而赵祈的礼仪委实不能说好,偶尔喝汤都会发出咕嘟声,吃菜吃肉都喜欢大口来,喝酒还喜欢跟人碰杯。他在外头还会约束自己一些,在家中却经常恢复常态。
这些,在勋贵、清流出身的儿媳妇和孙媳妇看来,即使不赞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在士族眼里,却是代表勋贵粗鄙的证明。若是以后王晴看不过眼,来个“忠言逆耳”,那日子可怎么过?
光是勋贵与士族的生活方式就有太多的差异,更何况还有观念上的差异。
吴氏却不以为意道:“你想太多了。要跟王家姑娘过一辈子的始终都是六郎,而不是我们这些长辈和妯娌们,过得好过得不好,都要看他们小俩口的,不是咱们说了算的。也不是说我们与王家姑娘相处得不好,她与六郎就相处不好的。”
杨氏怔了怔,若有所思。
吴氏最后道:“咱们要做的,就是叫六郎日后别夹在妻子与其他亲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