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青州今日的风光其实是靠着那些新兴的科学支撑起来的,如果真的说到经学典故,青州是远远比不上颍川的。
也不是没想过要改,这些年他们也从各处收购书籍,但这是远远不够。
蔡琰却送来了当年藏之于洛阳皇宫的书籍,这难道不珍贵吗?
而除了这些,那些天文地理山川图志农耕铸造类的书籍更是能够让青州快速发展的东西。
如今各家手里用的最多的技术还是从民间搜刮来的,但实际上各项水平是远不如当年洛阳所藏的。
至少纪衡就能看出当年由官府精心所制的那些东西,水平到底有多高。
那是青州远远达不到的标准。
纪衡固然是给青州开了金手指,但他并不是样样都通,毕竟他是叫纪衡不是叫龙傲天,否则他还干什么一再扩大青科院的规模,联合糜竺从大汉各地搜刮技术人才?
青州这些年之所以能够陆续的出成果,是因为纪衡在推动,可他肚子里的东西也就那么多了,毕竟阔别现代二十多年了,还能记得的那些,纪衡都要对自己说一声佩服,更多的东西早扯不上了,再加上时代所限,有些东西压根搞不出来,因此纪衡也知道,青州的突飞猛进也就是这三五年的事情,当这个爆发期过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