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孙策自然也是忧心忡忡:“权儿的脾气其实有些像父亲,他们都是十分坚定的人,一旦下定了决心,恐怕就很难更改了。”
周瑜叹息:“但这种心意实在是不该用在这种地方。”
或者该说孙策果然是了解弟弟的,至少在孙权接到他的第二封信件之后,孙权依旧没有选择回去。
……毕竟孙权又不能在信中直说曹旭这人不厚道,如今翻脸要来跟我们干架啦,你哥我和你嫂……啊呸,是和你公瑾大哥准备联合刘表共同对抗曹旭,所以你丫趁早回来啊,不回来刘表肯定不信咱。
因为担心信件可能会被青州的人看到,因此孙策写的十分隐晦,仅仅是表示此事江东需要孙权,请孙权尽快返回,又说孙权已经离家多年,家中母亲妹妹等人都十分想念他,他总该回来看望一下吧?
而对于孙权来说,他现如今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这辈子又不像历史上那样需要早早的接过兄长的担子,肩负起整个江东的基业,因此他不必逼迫自己立刻成长,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和必要。
此时的孙权只能说虽然聪慧,但到底还是个未成年。
再加上他没什么经验,思考事情的时候自然不能如同周瑜那样周全,因而他只觉得自己不能给父兄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