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变成现实,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
对那时的农村孩子来说,考上中专就是跳进了龙门。
而上高中相对来说门槛就低得多,九十年代中考几门学科的分数分别是:数学120,物理100,化学100,语文120,政治100,英语100,体育微机和实验都不考试,基本上400分以上就可以读高中。
在九十年代能考上中专绝对是一件牛皮哄哄的事情,那时的中专不同于2000年以后末流学生的聚集地,九十年代的中专分数甚至比重点高中还要高。
九十年代有个说法:一流学生上中专,二流学生上大学,三流学生读研究生之说,意思是最好的学生上了中专,考不上中专只能上高中,后来再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工作不如愿又重新考研读研。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在当时人才市场上中专毕业生的确比大专生更加抢手。
所以很多农村考生考不上中专还会复读一年,争取考个中专,所以学校老师也鼓动糯米去读中专。
可据糯米前世的见闻,很多放弃高中读中专的学子后来都后悔了,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不受欢迎的高中生很多考上了大学,即便后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