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又道谢。
一时丫鬟来禀,太太在花厅摆饭。杨氏一家三口加薛氏母子二人,共五人,围桌而坐,也不讲那许多规矩,同亲人挚友一般,酌小酒、尝小菜,其乐融融。
又有玉萝同殷谦二人筷子同时夹一道鸡汤煨嫩笋,碰在一处,惹得杨氏哈哈大笑:“都怪我,遣走了布菜的丫鬟。”
薛氏亦抿嘴儿笑:“这道菜我吃着也好,谦哥儿勿要同娇娇争。”
殷谦难得被自己母亲打趣、霎时红了脸,道:“玉萝妹妹勿怪。”
玉萝想到杨氏先前玩笑自己小时候嘴馋,吃成个胖墩儿,被眼前少年背,此时又同他争抢那一筷子嫩笋,一时也有些羞意,道:“廷益哥哥不必放在心上。”
杨、薛二人见这一对儿女纯挚模样,又高兴得多饮了几杯。
长干里2
同殷谦出了苏家,薛氏已有几分醉意。殷谦替了雁喜,亲自扶薛氏上了马车。
薛氏虽有醉意,但脑中清明,今日难得畅饮一番,仿似排遣了胸中多年郁气,很是开怀。便留了殷谦在马车里,同他说些体己话。
“谦儿觉得这长干里可好?”
“雨花台踞前,秦淮河卫后,商业繁盛、人口稠密,出行便利,自是好地,母亲为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