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之内都免不了要勤来拜访赵太太的,这让赵太太心里又是一宽。
“赵家做了几世的典史,自然是有所得,”听说当年赵家的第一任典名不过是个落第秀才,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现在赵家有几百亩的好地,十几家的铺子,不可同日而言了,但是,“也因着这典史之职,其实也将赵家困住了!”
宁婉重新回到虎台县后,闲时早琢磨出许多道理,“这么多年,赵家所有人都想着争这个典史,就连同族的人也只眼睁睁地盯着赵家的嗣子,竟没有出过一个秀才,更不论举人了。如今脱了这个困局,赵太太重新为赵家谋划,前途未可限量。”
多少天来,赵太太终于露出一丝笑意,“真是多谢卢夫人了,无怪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更比一辈高,今天赵家得你相助,实在是无以为报。待赵家交出典史之职,我会把县衙那处隔开,将这处宅子送给卢夫人。”
典史的家眷在县衙里本有住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赵家就在那住处之外买房买地,将宅子一直扩出县衙,形成了与虎台县衙相互交错的赵宅。这宅子只比县衙小上一点点,若论亭台楼阁、房舍院落竟比县衙还要好上许多呢,也是赵家在虎台县里不凡地位的体现。
赵太太既然决定让出典史之位,与县衙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