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招,如果没有,也应该有法子将情况逆转。
萧禹点了点头,那边大司空则道:“那萧中书你呢,怎么看?”
那边萧禹的回答也是相当直接:“楚弦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没有问题。”
大司空眼睛一亮,似是意识到什么,想问,但最终什么都没问。
朝会上的争吵还在继续,各方都有道理,谁也说不服谁,但谁都知道,触犯了圣朝律法,那是一定要处置的。
所以那些贪污的官员,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流放的流放,这一点没人有异议,也没人敢有异议。
可在楚弦处理这件事是否妥当,要不要给楚弦记功劳这件事上,冲突就大了。
有人说应该给楚弦记上一功,可也有人说楚弦办事莽撞,不处罚便已经是开恩了,绝对不应该记功,为了这个事,两种观点的人是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还是首辅阁级别的仙官开口。
说话的是杨真卿,他的意见很简单,楚弦处理凉州贪腐大案,有功有过,所以不奖不罚。
众人以为萧禹中书可能会唱反调,毕竟很多人都知道,楚弦属于中书一系的官员,但让人意外的是,萧禹没吭声,居然是默认了。
这一下,没人再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