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礼部尚书,他是杨真卿那边的人,此刻是连连冲着杨真卿打眼色,原因很简单,如果真的推行了这个政策,那么首当其冲,掌握封册神明大权的,就应该是他们礼部,这也是规矩。
这么一来,他礼部尚书就等于成了这件事的执行者和受益者,说不定做好了,还能名留青史,这对于做官的人来说,那吸引力自然是非同小可。
所以已经将所有的好处都想明白的礼部尚书,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的‘赞同’楚弦的观点,如果不是因为立场不同,派系有别,他早就出言力挺楚弦了。
这种事,对他太有好处了。
如此,礼部尚书猛给杨真卿打眼色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杨真卿何尝不知道,又如何看不出来礼部尚书的想法和打算,但这件事,说实话,杨真卿是不想答应和同意的。
原因只有一个,这事情若是成了,毫无疑问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楚弦,其次就是萧禹。
这都是他的敌人,尤其是楚弦,他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顺眼,再加上以前因为孙子杨克的事情,所以是更加不会同意。
可杨真卿是老谋深算,他清楚的知道,现在他不能开口反对,至少不能是第一个,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如果他反对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