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印。
虽然已经知道自己中考发挥不算特别理想,一中去不了,二中是准备放弃的,但真的看着通知书的时候,叶钦心情微微还是有些激荡。
在2002年,秀水县能上高中的学生其实依旧不算太多。小学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这个没什么说的,虽然在孝里镇因为各种原因小学初中辍学的人也有相当一部分。
关键是到了初中升高中,这是需要中考。秀水县的教育资源,虽然不像中西部那般夸张,但在南方和其他地区还是有几位显著的差距。
像孝里镇的乡镇中学,初三一届基本都在三四百人,可最后能够上高中的往往只有几十个。按照录取分数线去县城一中、二中的不超过十五个,去其他几所有有高中的乡镇中学继续上高中的也就三十几个,按比例算起来,六比一都达不到。
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在县镇农村,中考就已经筛选了一大部分人。或是因为成绩,或是因为家庭,还有考虑中专或者技校之类的,能够进入高中的门槛人并不多。
只是……
叶钦之前就有去了解过,去县城的高中上学真不便宜,这时候学杂费又多,还得住宿伙食。说实话如果有父母双亲在,即便是务农,辛苦些也供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