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闺女原姓她的姓,叫黄若柔,后来觉得一家子都跟着安德吃饭,是需要拿出些东西交换的,于是黄萍改为——姓高,没姓安,随了继父,叫高若柔。
安德原本叫高德,也是吃安家饭改的姓,她就钻了一条更得男人心的空子,让带来的女儿比安伊、安娜还像安德的亲女儿。这是安德满意的,他希望孩子们姓他原来的姓,这也成了他经常当着继女的面数落自己亲生女儿们的借口。
当年安家还有些产业,除了盈利不错的纺织厂面粉厂,还在市区有地块,租给了别人,不收地租,但30年后租客自盖的那两幢小洋楼就成了自家的房产。当年母亲安怀茹说,其中一幢给安娜,另一幢给姐姐安伊,权当嫁妆,安家没有儿子,那就让俩女儿以后无后顾之忧地过一辈子。
哪知黄太太进来,当年就生了一个女儿,第三年,安德老爷久盼成疾的儿子高顺详也终于投世了。
由于继母打麻将,不舍得下桌,又生得急,据说那三家一看,赶紧丢下麻将趴到桌下去接,没接住,小胖墩头朝地摔了脑壳,半天都没哭出声来。安老爷又气又心疼,还愤然,为此专门跑到普陀山上烧了香,请了观音送子愿。于是安家的那两幢小楼又都顺理成章给儿子了。
安老爷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