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庄子冶炼场子到与朝鲜人、日本人打交道的船队,简直把家底都快掏空。陈霁不善武,经商倒是好手,不过也是多交给手下人采买打点。
陈寻雁想着,坐马车去了明渊阁。
陈寻雁正在跟掌柜的核对新进的一批货物,外面进来了一个小厮,在吴掌柜耳边说了句话。
吴掌柜低声嘱咐了几句,那小厮连忙出去了。
不多时,外头听着更吵闹了些,有一男子嚷着“叫你们管事的出来。”
陈寻雁放下账本,抬眼看着吴掌柜。吴掌柜扶了扶帽子,笑道:“二姑娘继续看,底下的人没经验,我出去瞧瞧。”
陈寻雁起身,理了理绣竹纹的袖口,道:“我也去看看。”
掀了帘子出去,外头却是一青年男子陪着一不过五六岁的孩童。
原是着孩童闹着要买明渊阁的镇阁之宝——陈霁手书《前赤壁赋》。
陈霁书画双绝,早年间就有大学士曾评价道:笔底春风,一字见心。陈霁的字画,向来是陈寻雁或方无应替他收着,没有在市面上卖的道理。
就算陈霁偶尔高兴,有字画流了出去,也是有市无价。
这幅苏子瞻先生的《前赤壁赋》,是上年中秋前夕陈霁趁着酒兴写的。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