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参观视察的所有人都被深深的震撼,继而是无限的憧憬,有了犀利的子母火炮,有了铁甲兵舰,有了能在水下航行的潜艇,收复故土河山就不再是遥远的梦,而是每个人在不久的将来都能亲自见证的未来。
吕御史心服口服,羞愧难当,如同斗败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远远跟在队伍末尾不敢出声,陈宜中也一副心灰意懒的模样,文天祥见效果已经达成,并不出言讽刺,结束参观,打道回府。
回到朝堂之上,吕御史撤回了自己的上书,并且当场请辞,情愿去军器所担任一名普通文书,文天祥当然不会批准,好言抚慰一番,此事就此作罢。
当晚,丞相府外,红砖红瓦的屋檐下挂着两盏灯笼,一名老军拄着水火棍站岗,巡夜的禁军不时从门前经过,附近就是皇宫大内,周边住着的也都是朝廷大员,但戒备并不森严,毕竟敌人远在海峡对岸,一年半载不会有危险。
一顶小轿悄然来到府外,常随递上名帖,老军送了进去,片刻后府门大开,将轿子迎了进去,文天祥一袭便装脚踩木屐,手中还握着书卷,在院子里等候着这位不速之客。
老夜访的居然是政坛上的死敌陈宜中,两人见礼,进屋叙话,一番客套后,陈宜中进入正题,正色道:“文山先生,大宋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