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试图克制自己不要去想杜骁。
三个月后的某天,她突然收到了杜骁的一封邮件。正文里只有简单一句话,“文章已被接受”,下面附上了美国科学院院刊发来的录用通知。
韩千音打开附件里的学术论文,名字那一栏里,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杜骁紧跟在后面,通讯作者是国内的导师张教授。
韩千音在名字的下面,发现了一行字——
“qianyin han and xiao du tribute equally to this paper.”
韩千音和杜骁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莫名地,看到这句话时,韩千音心里有种感动。
从此,杜骁注定出现在她的每一份人生履历里。而她和他的羁绊,就以这样的方式,被刻骨铭心地记录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短小君……
第64章
韩千音出国后,杜骁和她偶有联系。看得出她真的很忙, 两人只有在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 才会多说两句。
第二年一月中旬, 杜骁去了次美国。
原本是去旧金山参加一场学术交流, 准备回国时, 他突然想起很快就是韩千音的生日,临时买了去纽约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