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字,听着郗超将疑问一项项列举,神情渐渐变了。
“先时,五公子出任盐渎县令,铲除豪强,收拢流民,大得人心,派出的刺客尽皆失手。”
“家君曾言,五公子是大才,大司马诸子中唯举五公子。”
“京口之事,仆曾遣人细查,太后发下懿旨之前,南康公主曾入台城。得懿旨和圣旨挽留,家君未失京口,仍掌北府军。”
“此番北伐,家君遣刘道坚领兵迎五公子。”
“大公子降为队主,取而代之,领前锋将军的正是刘道坚!”
郗超越说越是心惊,汗水覆满额头。
这一桩桩一件件,貌似互不相干,但整合起来,处处可见桓容的影子!
尤其是京口和北府军之事,郗刺使和南康公主压根不熟,非是有人居中传话,南康公主如何会入台城,又如何说服太后下这道懿旨?
“家君和袁使君态度变化如此之快,仆早有怀疑,还有桓刺使……”
“幼子?”
“是。”郗超咬住牙根,沉声道,“日前,桓使君曾邀五公子入帐叙话,其后送出二十部曲。”
郗超擦去冷汗,希望是自己杞人忧天。不然的话,以桓容现下的实力,大司马再要动手,恐非简单之事。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