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温感激涕零,故当镇姑孰为官家解忧。”
乍一听,此乃忠君爱国之言,仔细一想,王坦之又觉得不对劲,很不对劲。
回到客厢之后,王坦之挥退婢仆,面对摊开的竹简,回忆见面时的每一个细节,越想越觉得奇怪。
自始至终,桓大司马没离主位,甚至动都没动一下。闻天子之意,仅坚辞一句,其他都是郗超代其出言。
桓元子固然跋扈,但也十分注重名声,不会故意留人话柄。如此慢待于他,是真的有恃无恐还是别有原因?
可惜桓温镇姑孰以来,实行雷霆手段,王敦留下的人被逐一拔除,琅琊王氏都没法探明大司马府的情况,何况是太原王氏。
王坦之想了许久,脑中闪过数个念头,每当有几分把握,又立即被推翻。实在得不出答案,只能暂时压下,决定不在姑孰久留,尽速动身返回建康。
这里的情况太奇怪,奇怪得有些诡异。
直觉告诉他不要打探,最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马上出城走人。至于桓大司马不应天子召唤,如实上禀即可。
桓元子不入建康,对自己利大于弊。
对王坦之来说,同褚太后打交道,远比和桓温掰腕子要得心应手。
无论褚太后背地里打着什么样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