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端不住。
“听说,”路南终于开口,状似随意地问:“你散学后每日都去郊外北营,是吗?”
容佑棠顺势放下小茶钟,腰背挺直端坐,字斟句酌答道:“回禀大人,学生的确在北营历练,但从不敢延误学业,不敢辜负大好光阴、大好机会。”
路南严肃问:“机会?你指的什么?”
容佑棠坦荡荡道:“大人垂询,学生不敢有所隐瞒。学生本是燕雀之质,却幸得贵人襄助,入读国子监,沐浴清化,夫子时常教诲‘修身齐家,为国效力’,学生获益良多,故萌发入仕为官念头、试图攀登鸿鹄翱翔的高空。让您见笑了。”
“燕雀?”路南亦直言:“你不是燕雀。国子监集天下求学学子于一堂,但能像你这样为前程积极谋划的,甚少。”
这是夸还是贬?
容佑棠垂首:“学生惭愧。”
“你是定北侯府的荐书,非亲非故,对方为何援手?”路南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