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慢慢推移,眼下这一点点,完全不起眼的水滴终究能汇聚在一起,成为一片汪洋大海。
朱常溆有几分把握,自己需要的只是熬。等这些人步入官途后,才是真正改变大明朝结局的契机。
第126章
儿子的话, 朱翊钧并非不心动。只是照这个说法算下去, 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去义学馆的人大都是年方十五六岁, 等他们步入朝堂, 再一步步熬资历上来, 少说也要二十年。
朱翊钧想要的是现在就能看到成果,随着年岁渐大,耐心也越发少了起来。他的目光对上了面前的朱常溆,只看了一眼,就又收了回来。心里既有一种对儿子小小年纪就有这番心思手段的欣慰, 又有一种时不我待, 己身已老的感慨。
更有一种嫉妒,并不强烈, 却存在。朱翊钧自认,在朱常溆这个年纪的时候, 自己根本就不曾想过这么许多,彼时的自己还纠结于笙歌燕舞,哪个伶人的歌声更好听,如何逃脱母亲和张先生的管教,还有冯大伴的告小状。
朱常溆发现父亲看自己的目光变得非常复杂, 这是自己从未见过的。无论是从前世,还是重生后, 两任父亲从未这样看过自己。他无法体会朱翊钧此时的心情,也揣摩不透圣意。
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