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一番寻找,陈昭找了一家名气大、非常靠谱的拍卖行,经过一番沟通,约定好明天上门。
沟通的时候他就说了,自己有一批宋元时期的名家书画佳作,让他们找些熟悉这一领域的鉴定师。
到了第二天,陈昭收拾利索,穿着花大价钱买的衣服,来到了那家拍卖行,报上自己的名字之后,又等了一个小时,才被人请进去。
陈昭明白,这是他们在试探自己呢。
毕竟自己是无名之辈,身怀传世名家的作品,肯定想卖个好价钱,这些人就想用这种心理战术,给压压价。
当然,这也是针对不同人说采用的不同战术。
陈昭在702团的图书馆读了两万册书,还是有点心得的。
进去之后,一个带着眼镜的的斯文中年人走了过来,寒暄几句,陈昭知道对方是拍卖行的高管,艺术品征集部门的总监。
两人交谈几句,总监只觉得这位客人面色平静,性情沉稳,话语中不见锋芒,根本看不出深浅,只得说道正题:“陈先生这次要拍什么东西?”
“一些宋元名家的书画作品。”陈昭打开随身携带的箱子,戴上手套郑重其事的将选出来的藏品亮了出来。
“咦!这幅似乎是黄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