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集体时代修建维护的。
他也注意到别的村子,因为重新分散了土地,导致那些水利设施开始逐渐失去维护。农民分散的劳动,眼下是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也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也阻碍了农村的机械化,现代化。农民本身没有资本和动力去购买大型机械,每家每户只有几亩地,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搞投资。
渐渐的这种责任制,就成了套在农民身上的枷锁。渐渐种地成本高昂,一斤粮食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
陈昭成了村支书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坚定地搞集体产业,搞工厂,搞工业化,就是因为他知道,二十年三十年后,如果仅仅凭这些粮食,农民依旧摆脱不掉贫困。
当然,任何政策都是因时因势,人民公社是为了集中所有的农业资源,快速推进工业化,但偏偏工业化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建成的,所以大集体时代无法普及大型机械。
当人们开始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人力资源是解放了,但却因为分散的劳动力,成了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说起来,谁能想到咱们的工业实力,能发展到那个地步呢?
但陈昭是过来人,所以他一方面主动推进大包干,搞联产承包制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