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夫妻接过去同住,周老爹舍不得故居,没答应。
    现在周家村被淹,不搬也搬出来了,正好可以投奔周大郎去。
    在周老爹和周娘子看来,长孙和出嫁多年的女儿相比,当然是住在长孙家更合适。
    从周氏出嫁后,李大伯年年给周家送柴薪米炭、粮油菜蔬,四季新衣、鸡鸭鱼肉,从来没断过。女婿这么孝顺,周老爹和周娘子感激欣慰之余,也恪守本分,不想一辈子都靠李家接济,娘家不能给女儿底气,至少可以少拖累她一点。
    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论贫穷富贵,心中自有一套做人的规矩。
    比如高大姐那么爱面子的人,在杨家败落、必须靠儿媳妇孟春芳的娘家兄弟孟云晖拉拔儿子之后,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儿媳妇服软。
    不完全是因为形势逼人,而是出于良心。
    受了谁的好处,当然得感怀在心,不能把别人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
    高大姐不会因为孟春芳是自己家的媳妇,就觉得孟云晖必须提携杨天保,哪怕她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心。
    周老爹和周娘子也不会因为周氏嫁得好,就把全家的生计压在周氏身上,让她从夫家拿钱回去养活娘家。或是天天上门打秋风,想从李家占便宜。
    那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