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这本也没错,都是论语。”
“那怎么?”
“别急,你可知,这论语是是谁作的?”
“难道,不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弟子做的?”
萧宁试探性地问道。
“你说的对,但也不全对。”
“想当年,秦灭六国,紧接着又楚汉相争,多少典籍逸散消亡。正是因为如此,论语一书也濒临失传。后来大汉平治,这才开始有人寻找这本书的流传。但那时,就已经出现了多个版本的论语。”
“其一为《鲁论语》,是鲁人口口相传的内容;其二为《齐论语》,是为齐人口授的版本;又有人从孔子旧宅夹壁中找到的版本,是为《古论语》。”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不出名的版本。但谁真谁假,任谁也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
“况且,此书并非孔子本人所做,既然是他人收录的,难免就可能夹杂了收录者的喜好。譬如,某一篇的内容不合收录者的心意,收录者便将此篇内容毁去,他人又如何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