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已然足够特别了,但是楚玉似乎生来就是用来打破众人的认知的。她在翰林院沉寂了三年以后,凭着给黄河之水的奏折入了先帝的眼,而后便是一路扶摇直上,直到最后坐到了丞相的位置上。
至此,楚玉之名扬名天下,众人皆惊。
不是没有疑惑,不是没有怀疑,更不是没有诋毁。但是大风大浪之中,楚玉都屹立不倒。她也曾外派过,也曾被贬谪过,但是她却对自己的目标从未更改过。一路,登上了丞相之位,并未坐稳了整整三十年。
三十年来,历经三任皇帝,无数人都拜服在楚玉的官服之下,哪怕是她的政敌,都对她是无比佩服的。
后来楚玉就上书致仕了,时年六十岁。当今的皇帝,兴元帝曾经多次挽留,但是楚玉坚决要离去。她自称已然老了,需要将重担让给更为年轻有活力的人,不能叫整个大魏朝都随着她一起衰老。
当时,比楚玉还要老的其他几位阁老也不得不跟着致仕。兴元帝也因为几位阁老的致仕而能够将更为年轻得用的官员提上来。
私下都有人怀疑,楚玉当时的行为就是为了叫兴元帝能够真正掌权,因为兴元帝的父亲和爷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