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要提前给阿芸准备几个厉害些的丫鬟仆妇,将来也好帮衬一二。只是必须得拿捏住了,不能让她们反而辖制阿芸。
小女儿的未来,薛氏琢磨得很细,许多细微之处,她都考虑到了。但是眼前谢萱的亲事,明明迫在眉睫,她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回京有段时日了,谢萱也没少出门,到目前为止,有三家隐约透露出了想与谢家姑娘结亲的意思。
一个是朔平伯府三房的嫡子方五郎,一个是英国公幼子,另一个则是国子监祭酒想替他儿子求娶谢萱。
薛氏使人打听过这三人的情况。方五郎十八岁,听说性子也很好,是个老实敦厚的后生,只可惜相貌不大好看。——能直接说出不大好看的,想必是很不好看了。
英国公幼子倒是相貌堂堂,年纪也不算大,只可惜他发妻早逝,留下一女,且府里还有不少妾室。——小妾多,乌烟瘴气,后院不安稳,不好。
至于国子监祭酒秦大人的独子,听说是个有才气的,仪表不俗,未曾婚配,房里也没有杂七杂八的事。可惜偏偏家境不大好。秦家虽然不算家徒四壁,但是比起谢家,差太远了。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这个秦家,也不大好。
薛氏拿不定主意,晚间就跟丈夫商量,要他做选择。——反正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