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渝州百姓敬重,有了他从中周旋,百姓皆对德庆帝的到来由愤恨变成感激,三个月后,赈灾事宜彻底妥善解决,灾民也得到安置,只差重新修建水道预防水患了,但预防水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皇上不可能永远在渝州待下去,便处置了当时渝州的知州,以贪污水利工程款导致灾情加重的罪名剥了他的官职,发配到了惠州那片苦寒之地终身为奴。
又在百姓的欢呼声中大笔一挥,亲封苏轻言为渝州知州,并向其承诺,只要他能管理好渝州,便有机会调职入京,同样,若他不能治理好渝州,他随时会罢了他的官职,并永不录用。
苏轻言神色淡然地接过圣旨谢恩。
那时的苏轻言才十八岁,成为了大周朝最年轻的官员,也成了科举制度下唯一一个非科举出身的文官。
事实证明,苏轻言能入朝为官且节节高升并非真的只凭运气好救了皇帝,他着实是有几分能耐,他带着渝州的百姓开荒地,兴修水利疏通江水,变荒地为水田,又花重金请了一批专业人士引进能让粮食产量更高的种植技术,并开了课堂专做讲解。
短短两年时间,渝州便从贫困州县一跃成为大周朝主要的粮食供应地之一,这着实是当初那些觉得他不能堪当此任的官员没有想到的,而德庆帝每每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