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收拾出大厅与前院好摆酒席的。说是到时大厅内摆上十二桌上等席,院里再摆个三十桌,另外,还要把百悦楼包下来三天,到时、无论过往客人、镇中老小、江湖闲杂,只要过来说句吉利话的,一律招待酒饭。
别说伙计,连百悦楼掌柜的忙活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大排场的喜宴。乌镇不算小,掌勺的师傅也不错,但他们还是特意请来了浔阳城的大师傅。每个忙着的人都有点乐呵呵的,毕竟这场婚宴符合大多数的心理预期:阔绰、排场,还保持着对新人的神秘感。
对老百姓来说,自己虽不能这么阔绰一把,能参预参预也是乐呵的。
“吱”的一声,大门生涩涩地被推开,一听这推门的声音就知是生人,而且第一次来,因为那声音充满了生涩与犹豫。梁上的人看了一上午,除了看到一个伙计摔了一个大青花瓷瓶、被掌柜的在脸上掴出了一掌‘五指山’外,就没见到别的乐子,这时正闷,不由扭头看去。只见那刚洗好的大门口儿,青石台阶上,这时正站着一个少年,浓眉虎目,肩正腰直,淡金色的脸庞儿,虽然阳刚气十足,五官并不粗糙,有着一种平常的俊气。只见他一只手搭在已经哑了光的铜狮门扣上,那是干的、有力的、很男人气的手。梁上的人就愣了愣,手里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