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与夫子在门口谈书院的事情,同学们不要误会。。。好,我们开始今日的早课:星象学之三垣。”逸夫子缓缓走下讲台,背着手走在同学课桌之间,缓缓开讲: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体系。到三国时代,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综甘、石、巫三家星官,编撰成283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并绘制成星图。晋、隋、本朝继承并加以发展,将区划分体系臻于完善,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今日我们来讲三垣,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内含若干星官,甘氏、石氏、巫氏的划分互有不同。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曰为“垣”。”
逸夫子走到了李煜与赵司其这桌,曲起手指敲敲桌面,示意他们不要窃窃私语,李煜与赵司其马上摆正姿势,一副听讲的模样。齐逸接着缓缓道来,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各星多数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十五颗星。两弓相合,环抱成垣。整个紫微垣据观测记录,共合37个星座,附座 2个,正星163颗,增星181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