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称臣的败类,遗祸中原数百年。
    李嗣源的骑兵昼夜兼程,一路北进,一日之内已过涞水,距离幽州不过两百里路。晋军援兵正疾奔而来的消息鼓舞了幽州全城军民。周德威立即派人不断潜出城去,把一份份重要情报及时传递到李嗣源手中。
    “契丹共有兵马三十万,军力虽强,但补给困难。这段时间,契丹人已至少吃掉带来的一半多羊马。现在契丹士兵士气低落,无心恋战。”
    “契丹人由于粮食不足,派人分散各处打猎,阿保机帐前驻守的已不足万人,最好乘其不备,晚上出奇兵攻之,必然获胜。”
    当李嗣源还在率部疾行之时,通过周德威的情报,他已将对手的虚实尽在掌握。
    七月,晋军主力与李嗣源在易州(今河北易县)会师,商讨解幽州之围的最后方案。
    李存审首先提出自己的疑虑:“敌众我寡,契丹兵又以骑兵为主,如果在平原旷野上与契丹骑兵决战,我军必然难以取胜!”
    早已对敌情了然于胸的李嗣源立即说出自己的战役构想:“李将军说得没错,契丹大多是骑兵,假如在平原和敌遭遇,我军的军粮辎重必定难以保全。此战的关键在于避免行军途中与契丹骑兵遭遇。我认为,我军可沿大房岭向东,沿山涧行军,隐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