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也不是那么差,家境看着也殷实,邢岫烟表现出来的才艺也不凡,自然就活动开了。
很快,贾家下面就开始风言风语,说邢家也不是那么不堪,而是时事所致。当年老义忠亲王坏事儿的时候,朝堂上的腥风血雨,多少人家都跟着坏了事儿,至今老一辈人都不敢提。邢家之前给人做佃户,怕不是因为家贫,而是为了避祸!你看,当今万岁登基,启用了多少旧年被罢官的官员?邢家怕是听说了这事儿,这才出来的。
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亲眼所见一般。
别说,邢忠一次就过了县试、府试也成了这一论调最好的佐证。
如果去年腊月邢家刚进京的时候,贾家还有人说邢家怕是来打秋风的,这会儿已经没人说这话了。邢岫烟的身份也跟着一变,从来投亲打秋风的贫家女变成了正经读书人家的小姐。
士农工商,
虽然本朝对商人不像前朝那么苛刻,可是商人终究是商人,跟读书人家是不能比的。
薛家固然是皇商,可是他们家做的是替宫里采买杂料的活计,而这种活计本来走的就是物美价廉薄利多销的活计,需要的是男人亲自去跑。如今的薛家,薛蟠那个人,哪里做得来这样的活计?更别说薛蟠的表现,贾家上上下下都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