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刻意留了两件最最得意的篾器,想着过段日子给妹子家送去。
结果,俞家老二手上这件篾器还没收尾,村里就又出事了。
先前那帮壮小伙子还真就壮着胆子往山里去了,一开始仅仅在外围拾了点儿柴禾,倒没出什么事儿。可山脚下别说野鸡野兔了,那是连枯枝烂叶都少得可怜,他们仗着人数不算少,且各个都身强力壮的,愣是结伙往山里头走去。
一帮子人,足足有十二三个,每一个都是壮劳力,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也有十五六岁,都是一个村里的,多半都是沾亲带故的,有的甚至是同一家的兄弟几个。
这种情况不出事儿倒也罢了,一出事那对于各自的家里来说,那绝对是灭顶之灾。
等俞母着急上火的回家唤儿子出去帮忙时,俞家老二这才知道,那帮人的胆子有多大,不单进了深山,还招惹了山猪。去的时候有十二三个,回来的却只有九人,还各个身上都挂了彩。
俞母唤自家俩儿子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将受伤的人往镇上送。她倒是脑子清楚得很,出了这样的事儿,好几人又在山里跑丢了,自家不帮忙是不可能的,毕竟都是一个村里的。可这帮忙也要看具体情况,比起上山寻找走丢了的人,肯定是将人送往镇上更加轻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