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而是要正经授课了,想了半天,只能简单解释一下这种言论的起源和变化。
    “‘非君’之论的起源很早,最早有书面记载的在八百年前,那时有学派尚古,认为古时,古时也就是尚无文字记载之时,那时无国无君,甚至连父也未知,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人平等,无贵贱之分,无父子之分,小民一样能安乐一生。”
    “此论一直被视为伪学,八百年多来,经过数次变化,渐渐从心论变成行论,更偏重于如何让小民安乐一生。”
    “祖父在位前期,‘非君’之论开始显现,当时主要是推崇显学,也就是推崇实践之学,推崇脚踏实地做事,不能光论道学,只唯心不做事,应该追求事功,但在祖父在位后期,‘非君’之论又多了‘非君非父非师’之言,主要思想就是乐民无君,小民可自得其乐,自治其生,不必有君。”
    “到了我伯父在位之时,因为我伯父仁善,不喜政务,不喜劳民,乐于隐逸,政务都由大臣们,尤其是内阁大臣们主掌,于是又有了‘君主威福其上,政务归于诸司’之言,说白了,就是大臣们掌握了政权之后,不想再还政于君了。”
    “到了我父皇继位之后,大臣们仍旧不肯还政,但我父皇并不是我伯父,他深恐有负于天下,故而每日兢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