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秦王暴虐,吾张青山却以为义救赵国时疫,借粮济难燕国灾民皆是高义之举,那常年将仁义二字挂在嘴边的魏王齐王,与燕国离得最近,燕王求救,哪个肯借上一斗一石?诸位说是也不是?”
张青山将樽里的酒一饮而尽,接着道,“便是为了与燕国交好才借的粮,吾燕国十万百姓,吾燕人张青山也感念秦王恩义,请王受青山一拜!”
燕人多豪爽,董慈心说这是个明白人,不但对朝政格局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品性上也拎得清,毕竟不管目的为何,粮食借了便是借了,救了那十万百姓也是真真实实的,不求回报,但求记恩。
赵政只摇头饮酒回应,董慈便坐着安安静静听他们议论朝堂政务,许多都提出了些奖励耕种,减少赋税,在秦国上下新办官学诸如此类的许多兴民利民的建议,三五十个士子,一人一句一个两个时辰加起来也是了不得的一箩筐,赵政态度温和一直都很有耐心,便是被问责的地方,该受着的也受着,能解决的当场便应下了要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耐心解释难处,态度温和始终四平八稳,条理清晰滴水不漏,董慈在旁边听得大开眼界,心里又忍不住有些佩服,换了是她,如此车轮之战下,便是饱读诗书也撑不住多久的。
今日一论传出去,赵政礼贤下士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