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不争之道。世间之事,凡是有人非者,皆是因有争心。人若能本着与世无争,与人不争,与物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水既有这七善,从不与万物相争,所以万物也不与水争,两不相争,此是水之上善之德。水善于和万物,万物皆得其和。壅(yong)之则止,决之则流;听从人使,善解人意。水性如此,所以天下没有人怨尤水的。
世间人们所争者,唯有名利为最;所积者,唯有钱财为多。岂不知钱财如水,皆为流通之物。流水清澈活泼,死水腐臭生虫。积财如积水。若把钱财积为私有,不肯外流济助他人,身上必是“铜臭气”,造成混浊气流入身,当个守财奴、吝啬鬼,就如同将活水聚为死水黄泉,终将自归其中。人若能心地清明,不履暗路邪途,一醒凡尘大梦,脱身便入清凉世界,何必选择那条水域呢?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正如《淮南子》所云:“循势而下,乘衰而流,有去高就下之功能,总是以水德。”人能心如止水,避高就下,此便是“居善地”。人能虚心养志,含光内照,此便是“心善渊”。人能爱物不遗,教人不倦,此便是“与善仁”。人能言语真诚,心口如一,言必行,行必果。此便是“言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