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道德经讲义 > 第6节
之妙窍。人虽有肚腹,虽有眼目,若不能得性真之妙,五脏之真气不能摄养,二目之神不能通光。倘若见物生心,正性不空,必然随缘逐妄。所以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之害,随之而生。是以有道高人,都是虚其心以养性,实其腹以立命。知先天一炁,生则随来,死则随去,为人身不坏之宝,故一心专注于此,而外来一切,皆若浮云烟尘,所以虚灵不昧。人欲长生久视,须将有形有限的财物看淡些,将无形的性命真主人看重些,这就是“去此取彼”,颠倒常道之非常道也。
    本章经旨,要在教人精神内守,敛华就实,返妄归真。不可循俗苟安,随波逐流,沉溺私欲,而自取其害。五色使人眼花失明,五音使人耳聋失聪,五味使人口舌生疮,打猎使人心发狂,追求难得的财宝使人腐化堕(duo)落。故圣人教人要“为腹”,修心于内,聚德养性。要人“不为目”,而使精神内守,不耗损于外。
    物质钱财,本是养命之物,但若不加节制,任情纵欲,则必招殃祸。《吕氏春秋》曰:“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mi)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皆是言纵欲之害。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只注重声色货利等物质享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