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淡,食则香辣腥臭,味则愈浓愈好。貌则浓装艳抹,愈华丽奇异愈俏。乐则狂颠放荡,愈剌激愈满足。此皆是不识道味,损精耗气,损性害命,失去中和之道。如此贪婪世味,枉费来之不易的人生宝贵机缘,实是不可取之味也。
【视之不足见,】
“视之不足见”,大道不仅淡而无味,而且又视之不可见。对于常人来说,世间万物,凡有形有象者,可以外表之形而观之;凡有色者,可以青黄赤白黑五色而视之。大道无迹,非形非色,虽欲视之,因为心常被见惑所迷,眼常被五色所蔽,真性久被物尘污染,故只能见事物外在的虚假表象,不能见大道无形无迹之真象,看不见事物的本质,难以洞彻宇宙大真理。故曰“视之不足见。”
人若能圆明其心,视万色为空,不染浊尘无明,泯灭人心,断除见惑,即能自见真性,能悟道、明道、得道。舍先天之真性,仅靠后天识心欲见道者,非也;舍道而欲执大象者,亦非也。能执大象,便能见真性;能见真性,便能见真道。并非道不可见,概因人心不清静,内涵道德不足,功能不全,故而不能见真道的端倪。
道的体性特征,就是虚无自然,纯粹素朴,简单平易,清静无为。道体现于人就是德,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