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道德经讲义 > 第21节
方,方圆运用无碍。
    大德之人,心宇宽广无际,无内外,无方隅,无东西南北之分,无四维上下之别。其道无极,其方无限,包裹太虚,涵容天地。故曰“大方无隅”。此句是取喻圣人无拘无执,心量广阔,不立些微小圭角,是以谓之“大方”。
    “方”者,规矩也。《易经》“坤卦传”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的意思是指“谨固牢藏”;直代表正,方代表义。用“敬直”内率自性而修,就称之为“道修”,也就是河图所表示的无为自然之道。“义”就是变化制裁,“方”就是“不动不摇,循规蹈矩”。
    “以义方外”,就是对外处世,对人对事,一言为定,到处合宜,言而有信,循规而不越轨。所以有“敬义立而德不孤”之论。一个人只要有直、方、大三个字,公正、义气、仁爱,内方外圆,胸襟伟大,像大地一样,包涵一切,即可与天下人同心一德。“义以方外”,是修道方法中的一种有为教修方法,亦即洛书中所表述的“有为变化之道”。无为以修内,有为以修外。修内者性也,修外者命也。上德者修性而命即立,性功中含命功,自诚而明也。下德者,须先修命而后修性,命功中含有性功,自明而诚也。自诚而明谓之性,是为上德者而立说;自明而诚谓之教,是为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