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德。有道必有理,有德必有善。德善在太极未分之前,存于无名之始;在太极既判之后,流行于天地之间。天地万物各具此理,有无空色各得此善。假使圣人不行教化,天下之大本不立,人心私欲难除,使性中之真善,变为不善;欲情欺诈必横生,使性中之真信,变为不信。是故圣人行道于天下,天下无不依道而行,圣人之德明天下,众生之性皆化为善信,天下百姓由此而无不善、无不信。
圣人之心如中天日月,无所不照;圣人之德如天地之元气,无所不生。以此观之,万民之性同其善,万民之心同其信,天下万民如一人,万民之心即一心。
仁义礼智之德的根基在于信,皆源于这个特殊之信(心)。此信(心)内含五行之气,但无五行之质;暗藏于五行之中,但又不落于五行之中。它源于父母未生之前,但可以现于既生之后;它虽然寂然不动,但可以感而遂通,所以“信”能主宰仁义礼智这四德。这个“信”又有“心”的名称,此信不完全是常人所说之信。做人要讲忠信诚实,言而有信。古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无诚信,不如狗畜”等论,皆是讲做人的基本诚信。
修真所讲之“信”德,不仅是儒家所说的做人诚信,而是更深层次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