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些,凑个十万人的军队不成问题。哪怕超点,现在是前线,也不是大问题。
完颜孝祥越想越兴奋,一只十万人的正规军,应该能吸引来真正的高手了吧。
伏案疾书,洋洋洒洒,一篇募兵令一挥而就。扣上印章,交给手下去办了。
而完颜孝祥则要养精蓄锐,应付即将到来的使节团,或者说问责团。
这一关不好过啊,毕竟失了大散关,此罪难免。
隔日。
一队趾高气昂,衣着华丽地人群被迎入了京兆府。
这批人除了一个披甲带胄的,清一色丝绸的官袍。除了样式有所区别,看起来和大宋官员没有两样。
无论都元帅府的将领,还是大睦亲府的皇亲国戚,虽然不在乎完颜孝祥的官职,但是对于他的侯爵尊位还是要保持尊敬。
但是御史台的言官们继承了大宋言官不畏强权的风骨,都是些官越大骂的越狠的疯狗。一见面就开始了问责。
“大散关如何丢的?士卒可有懈怠训练?你可有克扣军饷?是守城将领的疏忽,还是你任人唯亲,草包上位?”
一连串用心险恶的急问,逼的完颜孝祥差点招架不住。好在提前做了准备,到还不至于被问到。
要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