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海潮生剑阵,施展得最为得心应手,最让清明方丈头疼。
说来讽刺,能将崆峒剑法剑阵研习得如此精妙的并非崆峒子弟。
尽管三人未着飞鱼服,未配绣春刀,但他们确实便是将堂堂五大名门正派之一的崆峒一手翻覆为江湖操练场所的锦衣卫。
在经过数个时辰的激斗后,三名锦衣卫自然也知晓除了那一套套磨炼了近两年光景的崆峒“看家”本事,其余伎俩对上老方丈简直与挠痒痒无异。
霸道的退敌三板斧,既是给金包银争取那或有可能的一丝活命机会,也是免得对方碍事。
至于三人更深层的心思,清明方丈早已洞悉。
鏖斗如此之久,这些人早该看出此处连一枚金印也没有。
之所以与他不死不休,便是不希望他在这场大局中再发挥任何作用。
相比起另七人,锦衣卫三人的杀意没有那么坚定。
起先或有合力除敌之意,现如今已悄悄打起了退堂鼓。
金印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配合行动则为大势所裹胁。
三人的心态与他们顶头那位大人密不可分。
第五侯想来是不屑与东瀛人为伍的,与其作壁上观纵容于添和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