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种出好粮食来,夫人家中善农事的人不少,能不能过去指点指点。”
武朝一直都是北方产粮多于南方,北方的郡县负担大多数军队的粮饷,季承恩却突然提出什么南方“鱼米之乡”,将来说不得要效仿“永嘉南渡”,季承恩从前是跟随常宁公主,常宁公主薨逝之后,他就自请去往苏州,三天两头上奏折要在江南开治水塘,请求朝廷疏通运河,终于奏折批下来,苏州果然粮产增多,林家和冉家为季承恩请功,在江南东道及西道效仿季承恩的法子种粮,谁知道第二年季承恩所建的水塘及立斗门也在雨季崩塌,伤了几百户百姓。
现在季嫣然又提起江南种粮之事,季家怎么就盯上江南了。
永昌侯夫人道:“为什么你们季家都觉得江南产粮会多。”
季嫣然并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能先人一步在江南治水塘,不过为了父亲的案子,她查看了地方志,南方的粮田在逐渐增多,相反的北方战事不停,再加上每年都有灾害,在籍人口逐渐减少,耕田已有荒芜,就像永昌侯府这样眼光好的人家,在南方开始置地,可见父亲的决策是对的。
而且身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清楚长江中下游可以收两季稻,春末夏初的梅雨对早稻生长非常有利。她是早就看到了结果的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