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到这个时候,别人吃热乎乎香喷喷的粥饭,自己冷馒头冷饼泡汤,那滋味也不是多好受,甚至有那感情丰富的才情大发,立刻就能吟诗一首,来表示自己考试的时候条件多么恶劣,多么凄凉,可其实不过是自己懒得做而已。
毕竟来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比起当初穷儒童和秀才们,经济条件普遍都不错。
还有人感慨为何考场不提供热食,哪怕是让外面的酒楼包办也好啊,甚至不少人提到百姓餐,觉得应该让考生定百姓餐进来吃。
这也算无意中给百姓餐打了知名度。
天略亮起来,就有军士们开始发卷。
为了阻隔请托作弊,和考生直接单独接触的工作,基本都派不识字的兵士,而且每次不固定,谁也没办法收买。
试题依然是在知贡举官等人的监督下,考官现场翻书,然后出题,再由印卷官监督印卷,然后提调官带人分发。
每个环节都有人监督,每个环节都有人签字,可以追溯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的。
发卷的军士只管着每个席舍发一份,发完就走。
所有人拿到的题目一样,第一场是七篇时文,书三经四,依然首重头场,头场最重首篇四书文章。
本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