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和朝考成绩各占两成。
所以殿试成绩决定仕途未来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
三月二十,吏部便公布了新科进士的分配方向。
优等三名,一甲那三位。
一等十七名,跟殿试名次一模一样,庶吉士人数只有十七个,可见要进翰林院有多不容易。
二等一百名,名次略有所变化,比如原本靠后的提进来,原本靠前的被踢出去。
林毓隽、庄继法、蓝琇、谢景行等几个在二等。
三等一百八十名。
王文远、林承泽、孙机、林毓贞几个被列入了三等。
这个让林重阳很意外,他感觉按照成绩,王文远和孙机肯定应该会留京的,结果被编入了三等,他就知道朝考里面猫腻还是很多的。
不过陆延的名次倒是提升了,这一次和赵文藻一起考入庶吉士之列。
按照惯例,状元郎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直接入职翰林院。
庶吉士也进翰林院,不过没有鼎甲的待遇,他们要跟着教习学习,然后由教习安排差事,三年或者六年不等再转正为修撰或者编修,以后就基本复制鼎甲路子。他们和一甲三名一样,都是将来各部堂官以及内阁的储备人才。
考核二等的林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