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户科好好抄录下去送达六部,不禁户部看,其他各部也要瞧瞧,既然要为君分忧,就先从拯救君父的眼珠子开始吧。”
说着又哼道:“说什么节省纸张,我瞧着少说废话比什么都节省,以后也得限制上书言事的字数才行,免得他们越写越长。”
正在一旁负责整理分类奏疏的韦光听着,连连点头,笑道:“陛下圣明,早当如此,免得他们整天跟陛下掉书袋。”
本朝皇帝至此都算勤政,虽然有内阁和司礼监,但是只要皇帝勤政这两部门权力还没机会专权,重要的奏疏依然皇帝自行批阅。通政司将所有的奏疏收集起来送到司礼监,由韦光派人先进行第一次分类,把那些请安的、祝贺的等无关紧要的奏章拿出去,再把六部的分出来,而科道言官的要单独放。六部的一般情况下先送去内阁票拟,然后再交还司礼监上呈皇帝批阅。而科道言官也就是御史们的奏章则是直接给皇帝看的,并不需要经过内阁,因为科道言官们本就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很大时候都是上书言事、陈情、弹劾等。
皇帝看过言官们的折子,没大碍的就直接批示发下去,有干系的就会谨慎处理,或者交给内阁或者留中不发。
皇帝批阅奏章的时候,每次都是韦光陪同左右,负责分类,然后交给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