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何意?”
何文静想了一下,老实答道:“不知,请老师教诲。”
谭之问捋了捋胡子,慢悠悠的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望你谨记。”
何文静心中一震,束手端正行了一礼:“弟子受教,必不敢忘。”
自己确实有点浮躁了,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也不过就是凭借前世成人的定力,才能赶超同期学子。而且其中还是他付出的努力占了大头,并不是他真的就天资聪颖,异于常人。
哪个朝代都不乏天才和资质上佳的读书人,更有世家门阀累代宦仕,自己实在是井底之蛙了。
何文静默念几遍自己刚刚得的字,暗暗告诫自己需牢记字中之意。
拜完师何文静就退下了,他的几位师兄中,有两人今年已经下过场了,不过落了榜,现在正是来找谭之问批讲试题的。还有一个师兄已经考中了秀才,正在备考举人,因此还专门写了文章带来,准备让谭之问批改。
而谭之问也说等他入学之后,有不懂的再来问他不迟。
何文静开始还不懂什么意思,可是入学几天之后就知道了。明心书院确实不愧是县里最好的民办书院,书院里的其他夫子虽然不像山长,是曾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