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并没有像我原本预想的那样,从此抛却诗书,长向花荫课女红。
这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她拿出了不凡的毅力,日日白昼习女红,夜晚读经史。因此,家中众人都戏称她作“诸生”(当时对读书人的代称,类似后世所说的“书生”)。
不过,这个聪颖过人的孩子绝没有读成酸腐的书呆子,而是藉此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从而思想上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上许多。她的父亲邓训初时惊讶,后来便十分重视这个女儿,几乎当作智囊。(《后汉书》载: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二、斩衰三年
永元四年,刚刚平定了窦氏的少年天子刘肇初次选妃。而刚刚满了十三岁的邓绥恰在待选之列(东汉选妃,年龄要求是十三至二十岁)。
但,就在这一年大选之前,邓训病逝于陇西。
史书记载,邓绥为此“昼夜号泣”,悲痛欲绝,然后为父亲守丧三年。
斩衰三年虽然始于周朝,但到了汉初,汉文帝曾特制“短丧诏”,将为君父服丧的日期由三年缩减到三十六日,所以纵观东西两汉,服丧三年的十分少见,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士大夫,“服丧三年”之事基本都被作为至高的孝行而载入史册,可见是有多难得。
而服斩衰三年的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