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接着商讨细节,宋青宛觉得左右无趣,便退出书房,回侧院的小厨房里做了几道好菜,准备夜里完颜玉回来的时候,一起月下小斟。
朝中局势不明朗,梁帝久久不提完颜玉回封地的事,圣旨上的事是承认的,也没有因为当日的逼迫而降罪于完颜玉,但再这样一日一日拖下去,拖得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
而宋洐君这边又过来找宋青宛,把张献文这边的进展说给她听,那些追随张献文的清流派官员都已经协妥,愿意跟着完颜玉回岭南去。
这些人都是寒门学子,不是勋贵之后,也不是世家之后,能坐上眼前的位置,都凭的是自己的真本事,亦如宋洐君一般。
便是宋洐君能跟着去岭南,宋青宛便已经开心了,宋洐君有冶国之才,这些年在梁国,自从他踏入仕途后写下冶国策,之后几年慢慢渗透到各政各派里头,还当真收效不小,若没有张献文与一些大臣的支持,朝中大权早已经被各大世家门阀与勋贵把控。
别以为坐上九五之尊,便真的能挥旨命令,若没有这些世家大族与勋贵的支持,就算一个简单的政策,不损害他们利益的政策都未必能施行的下去。
张献文受梁帝抬爱,也不是梁帝真的想要抬爱于他,而是迫于形势,而在这形势之上,张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