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宋雨菲,让她操作, 公司的几个策划宣传一起, 远程视频,挑选问题,想好回复, 再把答案发出去。
粉丝还算给面子,半小时不到, 艾特数量已经突破五百。
大多都正常, 期待新书,问新书内容,并问有没有签售会之类,也有些□□, 跳过就是了,回答也都中规中矩。
网友a :“桑桑之前都没有写过,为什么想要写《来路是归途》呢,灵感是怎么来的呢?创作了多久?”
这个宋雨菲就没办法替她答了,尹桑:“那就跳过。”
宋雨菲:“这个问题很好,是很多人都关注的,你得回答。”
尹桑敲下几行字:“受众更大,影响力更深远。”
宋雨菲:“这个回答不行,再想一个。”
尹桑:“写了四年,想写一个外热内冷的人。”
最后宋雨菲修改后发出来的是:“想写一个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我太无趣,便想捏出一个有趣的人来陪自己。一捏就是四年。”
这发散思维,宋雨菲不做经纪人去写书应该也是手到擒来。
果然,这条发出去,两分钟一百来条评论回复。
“四年大作,嘤嘤嘤期待!”
“不错,能沉下心来写故事的不多了,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