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相关的论文我发在了材料学顶刊《advanced-erials》上,不过这项技术并不完善,还有待改进。”
顿了顿,王教授继续说道。
“事实上,解决锂硫电池穿梭效应的关键,目前学术界的主流做法,也是用多孔碳材料去阻挡多硫离子,减少硫的溶解流失。我的建议是,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思路,将研发的重点放在硫碳复合材料上。”
吕老认真地点了点头。
坐在他旁边的文秘,则是飞快地在笔记本上做着会议记录。
王教授发言结束之后,向同行们微笑点头,坐了下来。
不过他凳子还没坐热,一声平静而稳重的声音,便从燕大教授的席位那边传来。
“我也有句话要说。”
发言的是来自震旦的吴世刚院士,和王教授一样,也是一位材料学界的大牛。
看到这位老人家,吕老也是尊敬地说道。
“吴院士请讲。”
扶正了话筒,吴院士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
“我在参与863项目,对锂硫电池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时,其实已经考虑过碳硫复合材料。这种策略在学术上看似很有效,但实际作用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