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碳球具有大的内部空腔,适合作为高负硫量的碳基体。同时外部的多孔壳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硫离子的扩散。此外,其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我个人很看好。”
陆舟的话音落下之后,来自燕大的吴院士开口道:“我有一问。”
陆舟做了个请的手势:“吴院士请讲。”
吴院士不紧不慢地说道:“空心碳球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但新的概念往往都存在隐患。技术上来讲,当锂离子嵌入时会导致材料发生体积膨胀,随着充放电循环进行,这种体积膨胀会导致合金粉化。我还是那个观点,这种技术很难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陆舟:“减少活性物质的颗粒尺寸,可以降低微粉化程度,从技术上来讲这是可以实现的。”
吴院士目光锐利,继续问道:“那体积膨胀的问题呢?你考虑过体积能量密度吗?”
这位吴院士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对固态电解质方向之外的方向采取“怼”的战术,却避而不谈自己的观点,不给人反怼的机会。大概是打算等到研讨会的最后,来个一锤定音。
不过,这也算是正规手段之一。
科学技术是客观的,好不好用却是主观的。
技术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