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人能忽视它的影响力。
如果说莱曼·斯皮策这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理论蓝图,那么将这个理论蓝图变成工程图纸的,便是这座实验室的研究团队。
从世纪之初开始,iter国际合作组织成立,确立了各国科研机构针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框架,l便与德国马普学会在仿星器的研究上展开了密切合作。
全球最大仿星器可控核聚变装置“螺旋石7-x”,便是由l提供的技术服务,与此同时l也和世界几个主要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单位都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除了可控核聚变基础之外,这里的学者似乎已经不满足于氘、氚等离子体的约束,甚至还有关于氙等离子体加速器的研究。
如果难以理解的话,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科幻电影中飞船上霍尔效应推进器喷射的羽流,大概就明白那是什么黑科技了。
因为事先经过了预约,陆舟在研究所的休息室内,很快见到了这里的负责人萨姆·拉泽尔松教授。
在听完了陆舟的来意之后,拉泽尔松教授笑了笑。
“你打算设计一个,用来观测高温压等离子体的实验仪器?”
“是的。”没有否认,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