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给科学划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就算是某个领域的最权威者,也不可能提前预知,某个技术需要多久才能做出来。
它可能就诞生在明天,也可能根本上就是错的。
但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不继续画这块饼,就不会有人在他们身上投钱……
……
时间到了12点,会议临时解散,安排在下午两点之后继续进行。
坐在实验室一楼的餐厅,克雷伯点了杯咖啡,坐在了靠窗的位置,打开了工作用的笔记本电脑,习惯性的登录邮箱看了眼未读邮件。
“审稿邀请?”
看着躺在邮箱里的那封邮件,克雷伯的眉毛饶有兴趣地挑了挑。
严格来讲,他并不是一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而是一名等离子体物理及聚变能方向的工程师。
再加上比起主流的托克马克装置,仿星器算是一个“冷门”的研究方向,国际上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研究机构并不多。
美国物理学会旗下期刊的审稿邀请,他记得上一次还是五年前的事情。
原本是不打算将会议间歇的休息时间拿来审稿的,但克雷伯还是架不住心中的好奇,点开了论文。
虽说他不算